谷雨,谷得雨而生也,也是播谷降雨、雨生百谷的意思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,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脈動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。雨讀作去聲,如雨我公田之雨。蓋谷以此時播種,自上而下也。”
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,這時田中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種,最需要雨水的滋潤,所以又說“春雨貴如油”。
人體也一樣需要滋潤,否則身體容易上火;但也要注意過猶不及,做好健脾祛濕,滋潤的同時也就沒有濕氣困擾。
谷雨時節(jié),有這4種習俗
禁殺五毒
谷雨以后氣溫升高,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,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,農(nóng)家一邊進田滅蟲,一邊張貼谷雨貼,進行驅(qū)兇納吉的祈禱。這一習俗在山東、山西、陜西一帶十分流行。
走谷雨
古時有“走谷雨”的風俗,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,或者到野外走走,寓意與自然相融合,強身健體。
喝谷雨茶
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,辟邪,明目等,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習俗,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,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,以祈求健康。
賞花
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,因此,牡丹花也被稱為“谷雨花”。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。
谷雨養(yǎng)生,重在健脾疏肝
谷雨是肝強脾弱的季節(jié),容易生內(nèi)熱,脾胃不和,出現(xiàn)頭疼、口腔潰瘍、嘴角生瘡、面部痘瘡等問題。而脾胃虛弱,人體容易被濕邪所困,出現(xiàn)脘腹脹滿、食欲不振、大便稀溏,甚至水腫的狀況。
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里說“無春即無夏”。谷雨作為春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,不注重養(yǎng)生,將會影響到夏季的健康。
1、防“濕邪”傷身
專家表示,由于谷雨后降雨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,是神經(jīng)痛的高發(fā)期,因此需防“濕邪”侵襲傷身。注意開窗通風,加強保暖,不要著涼,多曬太陽,適當運動。
如果已有“濕邪”侵入,在日常飲食中,可增加一些利水滲濕的食物,如紅豆、茯苓、冬瓜、薏米等。
谷雨補氣祛濕:五指毛桃湯
五指毛桃50克、百合15克、茯苓15克、大棗10克、芡實(或薏米)10克、蓮子15克、豬骨500克。
豬骨洗凈后淖水,和其他材料一起入鍋,加水大火燒開后轉(zhuǎn)小火,煲足1-1.5小時。
健脾補肺、行氣利濕、舒筋活絡(luò),最適合給身體健脾祛濕、補虛。
2、柔肝疏肝
春屬木,與肝相應。體內(nèi)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,在清明、谷雨時節(jié)達到最旺。此時如果七情不暢,會影響肝的疏泄和陽氣的生發(fā),導致臟腑機能紊亂。因此,柔肝疏肝,調(diào)暢情志也是這一節(jié)氣的養(yǎng)護重點。
在日常飲食中,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,如山楂、橘子、葡萄等。
谷雨柔肝糖水:烏梅湯
烏梅2-3顆,枸杞子5克,玫瑰花3克,桂花3克,山楂3克,陳皮2克,冰糖適量。
烏梅、山楂、陳皮先煮1小時,關(guān)火時再放入枸杞、玫瑰、桂花。
烏梅味酸,能斂浮熱,除煩安神;山楂消食、下氣、化瘀;枸杞養(yǎng)肝陰肝血;陳皮健脾燥濕;玫瑰、桂花疏肝解郁,喝了心情好;冰糖益氣潤肺。
3、防過敏、勿出大汗
谷雨前后,楊花柳絮隨風舞,很容易引起鼻癢、鼻塞、咳嗽和皮膚過敏等癥狀。所以,戶外活動要戴口罩,多喝水,適當多吃些清肺、潤肺食物。
因谷雨正值春夏之交,此時人體氣機發(fā)散,較易出汗,而汗出過度則會影響夏季時的氣血健康,所以切忌不要大汗淋漓。
4、運動養(yǎng)生
谷雨時可選擇踏青、慢跑、放風箏等運動方式,但謹記應遵循“懶散形骸,勿大汗,以養(yǎng)臟氣”的原則。
也可以練練這套養(yǎng)生操來保持身體的清爽和健康。
具體做法:
① 每天清晨,自然盤坐,右手上舉托天,指尖朝左,左臂彎曲呈直角,前臂平舉在胸前,五指自然彎曲,手心朝胸,同時頭向左轉(zhuǎn),目視左前方。然后左右交換,動作相同,左右各做35 次。
② 然后上下牙齒相叩,即叩齒36次,漱津幾次,待津液滿口分3 次咽下,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。如此漱津3 次,一呼一吸為一息,如此36 息而止。
可改善脾胃不好、目黃、鼻出血、頜腫、臂外痛、掌中發(fā)熱等問題。
5、情志養(yǎng)生
谷雨正值春夏之交,春季為肝氣當令,肝與情志密切相關(guān)。
事實也證明,4、5月份人容易出現(xiàn)精神異常情況。因此在谷雨時應格外重視保持情緒樂觀,遇到煩惱時多向家人和朋友傾訴,或多到大自然中走走,盡量把不良情緒調(diào)節(jié)好,切忌遇事急躁,妄動肝火。